- 全部
- 阿昌族
- 白族
- 保安族
- 布朗族
- 布依族
- 藏族
- 朝鲜族
- 达斡尔族
- 傣族
- 德昂族
- 东乡族
- 侗族
- 独龙族
- 俄罗斯族
- 鄂伦春族
- 鄂温克族
- 高山族
- 仡佬族
- 哈尼族
- 哈萨克族
- 汉族
- 赫哲族
- 回族
- 基诺族
- 京族
- 景颇族
- 柯尔克孜族
- 拉祜族
- 黎族
- 傈僳族
- 珞巴族
- 满族
- 毛南族
- 门巴族
- 蒙古族
- 苗族
- 仫佬族
- 纳西族
- 怒族
- 普米族
- 羌族
- 撒拉族
- 畲族
- 水族
- 塔吉克族
- 塔塔尔族
- 土家族
- 土族
- 佤族
- 维吾尔族
- 乌兹别克族
- 锡伯族
- 瑶族
- 彝族
- 裕固族
- 壮族
-
唐华新
唐华新( 1957-1995),苗族。云南省维西傑傑族自治县保和镇人。 1995年去世。
-
宋祖英
宋祖英(1966.8.13-),苗族,中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国家一级演员。
-
沈从文
沈从文(1902年12月28日—1988年5月10日),男,原名沈岳焕,乳名茂林,字崇文,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苗族,湖南凤凰县人,中国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
-
黄忠诚
黄忠诚(1913—2002),苗族,湖南麻阳茶溪村人。1935 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转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海军学院副院长兼训练部部长,任海军南海舰队副司令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2002年12月11日在长沙逝世。
-
龙云飞
龙云飞(1886-1950年),又名腾汉、红麟,男,苗族,湖南省凤凰县山江镇人。曾是湖南省凤凰县山江苗族首领,民众称之为“青帕苗王”。在国民党部队中,历任排长、营长、团长、七县屯务军指挥、旅长、师长、少将参议等职务。
-
龙英棠
龙英棠(1928-2013),苗族,第一代苗族女鼓王,又名龙桂香、龙成英。民间俗称龙大姐。知其真名者甚少,她是湘西吉首矮寨平年村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村老太婆;却又是众人公认的名头响亮的新中国第一代苗族女鼓王。
-
龙世昌
龙世昌(1928-1952.10.20),苗族,贵州松桃人。195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同年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1年4月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10月入朝作战。在1952年10月20日的上甘岭597.9高地争夺战中,已经负伤的爆破手龙世昌在引燃爆破筒后塞进美军地堡,地堡内美军将爆破筒推出,龙世昌又将爆破筒塞入地堡,并用胸口顶住,随后在爆炸中和美军地堡同归于尽。1953年4月,志愿军司令部、政治部为他追记特等功,授予二级英雄称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追授他二级国旗勋章。
-
刘兴文
刘兴文(1933.6-1952),苗族,贵州纳雍人。战斗英雄。1950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51年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并加入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同年参加朝鲜金化郡朴达峰阻击战。6月1日与副指导员坚守前沿阵地,打退美军两次冲击。副指导员牺牲后,又独自打退敌人两次冲击。后转至另一阵地,与一名机枪射手连续打退敌多次冲击。当晚插入敌侧后袭击敌群,夺回前沿阵地,坚守一昼夜,击退敌班至连规模的七次进攻,毙伤敌百余人,保信阵地,直至兄弟连队接防。立一等功,并被选入志愿军英模代表团,回国参加国庆观礼。1952年7月重返朝鲜前线,遭敌炮击牺牲。次年被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追授予二级战斗英雄。
-
屈原
屈原(约公元前340—公元前278年),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苗族先民,出生于楚国丹阳秭归(今湖北宜昌),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识,志向远大。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诽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
-
苗族文学
苗族文学可以简单划分为民间文学和官方文学。民间文学就是民间口头传承、发展的文学,而官方文学则可以理解为用文字记录、传播、创作的文学。民间文学是任何一个民族最重要的文学形式,具有强大的原始生命力,它的主要形式是可以唱诵的诗歌。官方文学则是在民间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以汉语文字记录、传播、创作为特征。
-
苗族天文历法
苗族历法从信风历、斗柄历、连山历、天索易历、候虫历、候鸟历、物候历、星象历发展到太阳历、太阴历和阴阳合历,一脉相承。但信风历、斗柄历、连山历、天索易历、候虫历、候鸟历、物候历是历法的初始形式,星象历、太阳历、太阴历和阴阳合历是历法的高级形式。太阳历、太阴历、阴阳合历在一定意义上也是星象历。
-
苗族社会制度
苗族的社会制度主要有鼓社制 、议榔制、理老制。
-
苗族宗教信仰
苗族很早就有自己的宗教信仰。经过长期的历史发展,不同地区苗族的宗教信仰有所不同。有的苗族地区由于交通闭塞,苗族信仰原始宗教;还有少数苗族地区,如威宁、石门坎和湘西沅陵等地在近代由于受外国传教士的影响,有改信天主教和基督教的。但总的来看,多数苗族群众信仰的仍是本民族长期形成的原始宗教,它包括自然崇拜、图腾崇拜、鬼神崇拜、祖先崇拜。
-
苗族语言
苗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苗瑶语族苗语支。50年代初,中国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调查第二工作队经过实地考察,对各地苗语的构词大致相同,而语音不同的特点进行科学研究后,将苗语划分为三大方言,即:湘西方言,黔东方言,川黔滇方言和七个次方言,十八种土语。
-
苗族饮食
苗族饮食习俗自有其特点。黔东南、湘西、海南岛和广西融水的苗族,主食为大米,也有玉米、红薯、小米等杂粮;黔西北、川南、滇东北的苗族,则以玉米、土豆、荞麦、燕麦等为主食。副食种类很多,肉类有自家养的家畜、家禽和鱼类,蔬菜有豆类、菜类、瓜类,此外还采集野菜和从事渔猎等以补充。酸辣二味是苗族生活中不可缺少之物。过去,由于山区缺少食盐,因此很多苗族人民终年淡食,只能以酸辣调味,日久形成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