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 阿昌族
- 白族
- 保安族
- 布朗族
- 布依族
- 藏族
- 朝鲜族
- 达斡尔族
- 傣族
- 德昂族
- 东乡族
- 侗族
- 独龙族
- 俄罗斯族
- 鄂伦春族
- 鄂温克族
- 高山族
- 仡佬族
- 哈尼族
- 哈萨克族
- 汉族
- 赫哲族
- 回族
- 基诺族
- 京族
- 景颇族
- 柯尔克孜族
- 拉祜族
- 黎族
- 傈僳族
- 珞巴族
- 满族
- 毛南族
- 门巴族
- 蒙古族
- 苗族
- 仫佬族
- 纳西族
- 怒族
- 普米族
- 羌族
- 撒拉族
- 畲族
- 水族
- 塔吉克族
- 塔塔尔族
- 土家族
- 土族
- 佤族
- 维吾尔族
- 乌兹别克族
- 锡伯族
- 瑶族
- 彝族
- 裕固族
- 壮族
-
满族万字炕
满族人为方便室内活动和取暖、炕的面积较大,一般是南、北、西三炕相连、称“万字炕”。西炕一般人不能坐、因为西炕上供着祖宗板。
-
满族木兰秋狝
围场靠近内蒙,自然条件优越,战略地位重要,为缓和民族矛盾,团结北方各少数民族上层人物,同时加强武备,训练军队,强化国家的军事实力,所以清代皇帝每年秋天到木兰围场(今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境内)巡视习武,行围狩猎。通过木兰秋称,增强了八旗将士的战斗力,密切了朝廷和北方少数民族的关系,对维护多民族国家的团结统一有着重要意义。如今木兰围场已成为著名的旅游景区。
-
满族萨满面具
满族人信奉萨满教,相传也上有一种戴假面的怪兽,叫马虎子,专门追摄人的真魂,只有戴上假面具就可避开马虎子的追扰。
-
满族影壁墙
满族先民居室外掩体的演化。现作遮挡大门内外杂乱物。显现美观和吉词颂语之用。
-
珞巴族馆景区
珞巴族:人口0.2905万(据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主要居住在西藏自治区东南部珞瑜地区,及米林墨脱、隆子、察隅等县。以农业为主,兼营采集和狩猎。20世纪中叶才告别刀耕火种、刻木记事阶段。珞巴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信仰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
-
黎族博物馆
黎族,主要居住在海南岛,现有人口约120万。有本民族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黎语支。没有文字。 主要从事农业,兼有渔猎。纺织工艺在历史上盛名,开创了“双面绣”刺绣,织锦“崖州被”为代表。 黎族信鬼,特别是祖先鬼。以祭祖先为重要活动,崇拜自然。有女子文身习俗。 传统节庆:年节(春节)、三月三爱情节、牛节、禾节、山栏节以及七仙女温泉嬉水节等。 槟榔果视为吉祥物和定情的信物。 黎族博物馆,按海南省保亭黎族自治县黎族传统民居建筑1:1复原建设。规划为村赛形式。由地居式船型屋、高架船型屋、金字型屋、山栏架、谷仓等组成。村寨环境和植物种植按当地气候配置。 室内外陈列,按黎族传统生产、生活方式原状复原陈列。展品均征集于海南省各黎族居住地区,年代为清代至近代,约四百年历史。建筑面积556平方米、占地面积1265平方米,山栏广场487平方米。于2006年建成。2007年正式开馆。
-
黎族银制配饰
银子制成的配饰
-
黎族山栏架
又称晒谷架,用来晾晒山栏稻、水稻。黎族吃饭,有现春米的习惯,架高便于多晾晒、储存稻穗。平常要借助竹梯爬上爬下翻晒稻穗。山栏架宽3.2米,高3.5米。
-
黎族地居式船型屋
按海南保亭黎族传统民居1:1复原,呈纵长方形,竹木结构。长8.6米,宽4.5米,高3.1米,建筑面积38平方米。 房屋竹木屋架,衔接处用藤条拴绑牢固;茅草为盖,顶檐垂直地面与檐墙合一,形似一只倒扣在地的船。室内,由前廊和居室两部分组成,间隔如船舱,划分居住区、灶位、杂物间等。门在中间,屋顶侧面留有天窗,便于取光。
-
黎族谷仓
竹木结构,长3.7米,宽2.6米,高2.8米,建筑面积10平米。 谷仓选在干爽向阳处,集中或单独建造。竹编泥糊墙,房顶由竹竿编成,外部糊泥,上盖茅草,呈圆拱形。万一茅草顶着火,有泥糊顶绝缘,不会殃及贮存的谷物。
-
黎族风车
扬场用的农具,凭借惯力及空气阻力等,通过高速运转的风扇叶轮将谷粒从杂物中分离出来。
-
黎族高架船型屋
按海南保亭黎族传统民居1:1复原,竹木结构。屋长13.7米,宽8.6米,高8.2米,建筑面积235平方米。 房屋呈长方形,上下两层,正面两侧开门、设楼梯。一层、二层房檐均外伸呈篷状,可在檐下春米、休息,也可存放农具、柴薪。室内楼板用竹片铺设,设火塘,供炊事和取暖。
-
黎族黎锦制作技艺
黎锦是产生于海南黎族的中国最古老的棉纺织品, 它有四大工艺。 纺:主要工具有手捻纺轮和脚踏纺车。手 捻纺纱是人类最古老的纺纱工艺,这种 工艺使用的工具为纺轮。 染:黎族可用多种野生植物染料染色,染色是 黎族民间一项重要的经验知识。有一种扎染的 染色技术,古 称“绞颂染”,把扎、染、织的工艺巧妙地结合一起,在我国是独一无二的。 织:织机主要分为脚踏织机和踞腰织机两种。 跑腰织机是一种十分古老的织机,与六七千 年前半坡氏族使用的织机十分相似,其提不 工艺令现代大型提花设备望尘莫及。 绣:黎族绣分为单面绩和双面绣。其中以白 沙润方言区女子上衣的双面绣最为著名。她们 刺出的双面绣,不逊于苏州地区的汉族双面 黎锦图案丰富多彩,多达160种以上 主要有人形、动物、花卉、植物、用、具、几何图形等6种类型纹样。
-
黎族金字型茅屋
按海南保亭黎族传统民居1:1复原,竹木结构。长8.2米,宽4.6米,高4米,建筑面积38平方米。 茅屋呈纵长方形,“金” 字形屋顶,屋檐较高,竹编泥糊墙。房屋入门后是门厅,过厅两侧为卧室和厨房;房间以过厅最大,是生活起居的中心,在后墙正中设有神台或神阁架,祀奉祖先。该房屋具有省工省料、通风采光好、易排水等优点。
-
拉祜族馆景区
拉祜族人口45.37万(据2000年全国人口警查) 聚居于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孟连拉祜族佤族自治县。及滇西南边境各县 。主要从事山地农业。拉祜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传统节日有火把节。信仰万物有灵的原始宗教或大乘佛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