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 阿昌族
- 白族
- 保安族
- 布朗族
- 布依族
- 藏族
- 朝鲜族
- 达斡尔族
- 傣族
- 德昂族
- 东乡族
- 侗族
- 独龙族
- 俄罗斯族
- 鄂伦春族
- 鄂温克族
- 高山族
- 仡佬族
- 哈尼族
- 哈萨克族
- 汉族
- 赫哲族
- 回族
- 基诺族
- 京族
- 景颇族
- 柯尔克孜族
- 拉祜族
- 黎族
- 傈僳族
- 珞巴族
- 满族
- 毛南族
- 门巴族
- 蒙古族
- 苗族
- 仫佬族
- 纳西族
- 怒族
- 普米族
- 羌族
- 撒拉族
- 畲族
- 水族
- 塔吉克族
- 塔塔尔族
- 土家族
- 土族
- 佤族
- 维吾尔族
- 乌兹别克族
- 锡伯族
- 瑶族
- 彝族
- 裕固族
- 壮族
-
雷玲玲
雷玲玲(1986.2-),女,畲族,自主创业经营“左手右手”精品服饰网店。2004年8月6日,她因发生车祸致胸椎粉碎性骨折后下肢截瘫,上大学是她躺在病榻上的精神支柱和坚定信念。休学一年后,她跟随父母来到嘉兴学院,凭借学校、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和自己的毅力,于2009年以优良的成绩获得了大学文凭,拿到了学位。毕业后,她选择留在嘉兴创业,通过网络,她不仅尝试了创业,还收获了甜蜜的爱情。福建男孩小田从福建来到嘉兴,和她一起摸索网店的经营管理。
-
雷霁霖
雷霁霖(1935.5.24.—2015.12.16.),畲族,出生于福建省宁化县,海水鱼类养殖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研究员。雷霁霖于1958年从山东大学毕业后进入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工作,先后担任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15年12月16日在青岛逝世,享年80岁。
-
雷德森
雷德森(1938.10.-),畲族,宁化县翠江镇人,中国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理事。
-
蓝丽娜
蓝丽娜(1958.8—),女, 畲族,画家,生于福建,居士。昙花贝叶草庵主人,1988年考入中央民族大学。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北京职业画家,擅长油画、漆画、国画。
-
蓝理
蓝理(1648—1719),畲族,清朝康熙年间的平乱名将。表字义甫,号义山,福建漳州漳浦县赤岭畲族人,自幼习武,精通刀、枪、矛、盾等各种兵器。有关志传描述他身材魁梧,能力举八百斤,足追奔马,还能拽马尾倒行。有“破肚总兵”“定海总兵”“菩萨将军”的称呼。曾任参将、左都督、宣化镇总兵、福建陆路提督。蓝理于康熙二十七年授宣化府总兵官,挂镇朔将军印。越三年,调浙江定海总兵。以后镇守天津,升福建陆路提督。五十年以罪入京城旗籍,五十四年重赐总兵官职。五十九年病故于京,时年七十二岁。两年后棺柩由妻儿护送回漳浦埋莽。蓝理之弟蓝瑶困参加澎湖海战,平台功高而加封左都督。四弟蓝瑷累官福建总兵,五弟蓝珠为参将,皆有将才风范。
-
蓝奉高
蓝奉高(?-715年),唐代畲族族长,传说700年前,畲族英雄蓝奉高(也有说凤高)率领畲军在福建汀州抵抗官军的袭击。由于多数畲军是猎手出身,手执弓弩、竹箭,百发中百,把官军杀得落花流水,后来官军开来大批援兵冲杀过来。见寡不敌众,便命令畲军渡江撤退,自己一人断后。他刚渡过汀江,官兵追到对岸。官军隔江射箭,箭矢如肥蝗一般向他飞来。蓝奉高左手持断弓,右持一根羽箭,左拨右挡,打落纷纷如雨的飞箭。官军怕他勇猛,又不知对岸虚实,不敢过江,蓝奉高终于守住了汀州城。
-
陈遂
陈遂,生卒年不详,畲族先辈,出生于漳州白叶乡,宋末时期人。宋末元初率众起义,分据山寨。南宋景炎二年(1277年),元军入福建,宋臣蒲寿庚献泉州投降,南宁将领张世杰率兵转入闽西南,联合汉、畲各族人民抵抗元兵。
-
畲族文学
中国畲族的文学,由传统的民间文学和新兴的作家文学两部分共同组成。在畲族民间文学中,有关民族始祖盘瓠的神话作品异常地引人注意,这一题材的作品既有韵文体的神话古歌《盘古歌》和《麟豹王歌》,也有散文体的神话《高辛与龙王》和《三公主》等,这些在内容上大同小异的作品,讲述了畲族祖公龙麟因在争战中建立奇功而娶高辛皇帝的三公主为妻并繁衍出畲族后代的故事。畲族的叙事民歌,还有《末朝歌》、《元朝十八帝》、《灾荒歌》等,在内容上涉及到封建王朝的兴衰和民间的灾异事变等重要题材。
-
畲族天文历法
畲族的图腾信仰中依然保有“星宿崇拜”痕迹,从而进一步说明了盘瓠形象的星宿原型。所谓星宿,本是对自然天体的泛称,同时也是先民标记方位、星空分区、制定历法的依据之一。随着道教文化的兴起,星宿逐渐被赋予具体的神的形象,并进入人们的信仰世界。从畲族“星宿崇拜”痕迹看,我们不可轻易断定畲族对天王历法的遵循,但畲族与汉族往来甚久,并且已基本同化。畲族有自己的语言,没有文字,但精通汉语,自古遵循汉族的天文历法,中国古代时期,汉族的科学技术成就十分辉煌。
-
畲族宗教信仰
畲族主要是祖先崇拜和图腾崇拜,且十分重视祭祖。
-
畲族语言
畲族有自己的语言,属汉藏语系,畲语是指畲族所使用的语言,属于苗瑶语系。畲族人主要使用几种语言:一是畲族自身的语言活聂话;二是东家话;三是汉族人一般称之为“畲话”、“畲民话”。
-
畲族医学
2008年浙江景宁“畲族医药”项目被列入国务院批准的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由于畲民长期居住在偏远闭塞、村落分散的山区,交通不便,经济落后,在特定的历史条件和地理环境中,畲民为求生存与繁衍,他们学会了防治疾病的技艺,积累了丰富的医学经验。它自成一体,具有独特的疾病观,疾病分类法和特殊疗法,体现了畲医药的文化特色,对某些疾病的疗效更有独到之处。
-
畲族习俗
畲族的独特习俗主要畲族的物质生活、饮食禁忌、典型食品等方面。
-
畲族舞蹈
畲族民间传统舞蹈主要有祭祀、丧礼和生产劳动等方面的舞蹈。 畲族舞蹈多见于做功德、“拔伤”、“打癀”、祭祖等活动。主要是师公口吹龙角,手舞灵刀,在锣鼓敲打声中,边唱(或念)边舞,有独人、双人、四人或集体舞,舞姿舞步多为狩猎动作。
-
畲族节日
畲族的传统节日主要有农历四月的分龙节、七月初七、立秋日、中秋节、重阳节、春节等。另外,每年农历二月十五、七月十五、八月十五都是畲族的祭祖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