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 阿昌族
- 白族
- 保安族
- 布朗族
- 布依族
- 藏族
- 朝鲜族
- 达斡尔族
- 傣族
- 德昂族
- 东乡族
- 侗族
- 独龙族
- 俄罗斯族
- 鄂伦春族
- 鄂温克族
- 高山族
- 仡佬族
- 哈尼族
- 哈萨克族
- 汉族
- 赫哲族
- 回族
- 基诺族
- 京族
- 景颇族
- 柯尔克孜族
- 拉祜族
- 黎族
- 傈僳族
- 珞巴族
- 满族
- 毛南族
- 门巴族
- 蒙古族
- 苗族
- 仫佬族
- 纳西族
- 怒族
- 普米族
- 羌族
- 撒拉族
- 畲族
- 水族
- 塔吉克族
- 塔塔尔族
- 土家族
- 土族
- 佤族
- 维吾尔族
- 乌兹别克族
- 锡伯族
- 瑶族
- 彝族
- 裕固族
- 壮族
-
傈僳族建筑
傈僳族的住房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建筑形式。怒江地区及四川盐边一带的傈僳族住房多以竹篾房和木楞房为主;丽江、德宏和四川西昌等地区的住房则以土木结构为主。
-
傈僳族家庭
个体家庭是傈僳族社会的基本单元。家庭一般包括父母和未成婚的子女两代,儿子自结婚之日起或一年后便另建房屋。 按照傈僳族的习惯,幼子与独子不与父母分居,并享有父母的最后财产继承权,因此长子、次子必须与父母分居,才能为幼子的财产继承创造先决条件。
-
傈僳族婚姻
傈僳族的婚姻和家庭的基本形式是一夫一妻制。在形式和过程上则具有较为独特的特点。男女青年婚前享有较大的社交自由,人口较多的村寨,习惯上都要利用新建的空房或修盖窝棚,为男女青年的社交活动提供方便。
-
傈僳族婚姻
傈僳族的婚姻和家庭的基本形式是一夫一妻制。在形式和过程上则具有较为独特的特点。男女青年婚前享有较大的社交自由,人口较多的村寨,习惯上都要利用新建的空房或修盖窝棚,为男女青年的社交活动提供方便。
-
傈僳族服饰
新中国成立以前,怒江地区的大部分傈僳族男女都穿自织自制的麻布衣服,只有少数富裕户及上层人物才穿棉布衣服。织麻的工具很简单,织架只是两横两直的四根木棍搭成,有的用4根木柱插入地里,上端扎以两根木棒,即为“纺织机”。
-
傈僳族简史
傈僳族世代流传的《创世纪》传说与大小凉山彝族、纳西族、哈尼族的创世传说都有许多共同之处,这说明作为彝语支的各个集团,从古代以来便有着密切的亲属关系。在古代,他们属于同一族源,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逐渐发生分化形成不同的部落集团,后来才形成单一民族。
-
傈僳族概况
傈僳族属于蒙古人种南亚类型,民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文字分为新老傈僳文,普遍信奉原始宗教。 傈僳族源于古老的氐羌族系。
-
宗喀巴
宗喀巴(1357~1419),男,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 明成祖永乐十七年,宗喀巴在拉萨甘丹寺圆寂,时年63岁。
-
松赞干布
松赞干布藏语拼音:Songzain Gambo;(617-650年),男,穷哇达则(今西藏山南地区琼结)人。。《新唐书》作弃宗弄赞、弃宗农, 《册府元龟》作器宗弄赞、器宋弄赞、不弗弄赞,《通典》作弃苏农赞。 据出土的藏文文书吐蕃大事纪年,松赞干布卒于649年(汉籍作唐高宗永徽元年,650),在赞普位20余年。
-
毛尔盖·桑木旦
毛尔盖·桑木旦,生卒(1913-1993),四川省阿坝州松潘县人,现代著名藏传佛教高僧,藏族语言、宗教和天文历算学家。
-
更敦群培
更敦群培(1903年-1951年)或译为根敦群培或根登曲佩,男,是20世纪藏族史上的佛门奇僧、学术大师、启蒙思想家,是西藏人文主义先驱和藏传佛教世俗化的先驱,中文名更敦群培,外文名Dge-vdun-chos-vphel出生日期1903年逝世日期1951年职业思想家。
-
格达活佛
格达活佛( 1903〜1950),藏族。法名洛桑登真•扎巴他耶。四川省甘孜县生康乡德西地村人。1950年牺牲。。
-
第五世贡唐大师嘉样•丹贝尼玛
第五世贡唐大师嘉样•丹贝尼玛(1860—1925),男,生于科才部落(今夏河县科才乡泽伟村),拉卜楞寺第六十九任总法台。 大师一生,莲足遍及全藏,远涉内外蒙古,弘扬圣教,广施法雨。曾任数寺赤哇及拉卜楞寺总法台,主持教务,精心护持。晚年值多事之秋,出任摄政,主持迎请嘉木样大师转世事宜,尽心竭力,功绩卓着。
-
八思巴
八思巴(1235年3月6日-1280年12月15日 ),男,全名八思巴·罗追坚参。藏传佛教萨迦派第五代首领,西藏萨迦政权的创始者,第一任萨迦法王。元朝第一位帝师。
-
阿沛•阿旺晋美
阿沛•阿旺晋美(1910.2-2009.12),男,藏族,西藏拉萨人。曾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会长。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2009年12月23日16时50分因病于在北京逝世,享年100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