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 阿昌族
- 白族
- 保安族
- 布朗族
- 布依族
- 藏族
- 朝鲜族
- 达斡尔族
- 傣族
- 德昂族
- 东乡族
- 侗族
- 独龙族
- 俄罗斯族
- 鄂伦春族
- 鄂温克族
- 高山族
- 仡佬族
- 哈尼族
- 哈萨克族
- 汉族
- 赫哲族
- 回族
- 基诺族
- 京族
- 景颇族
- 柯尔克孜族
- 拉祜族
- 黎族
- 傈僳族
- 珞巴族
- 满族
- 毛南族
- 门巴族
- 蒙古族
- 苗族
- 仫佬族
- 纳西族
- 怒族
- 普米族
- 羌族
- 撒拉族
- 畲族
- 水族
- 塔吉克族
- 塔塔尔族
- 土家族
- 土族
- 佤族
- 维吾尔族
- 乌兹别克族
- 锡伯族
- 瑶族
- 彝族
- 裕固族
- 壮族
-
汉族风水堪舆
风水在中国历史悠久,古称堪舆,是人们对居住或者埋葬环境进行选择和处理,以达到趋吉避凶的目的,它的核心思想是人与大自然的和谐,主要关乎宫殿、住宅、村落、墓地的选址、座向、建设、布置等。主办方表示,很多人将风水与迷信联系起来,其实,风水是一门发现自然、利用自然的科目。
-
汉族地理
从公元前21世纪的夏禹时代开始,汉民族就开始了对水的治理,历经汉,唐,宋 ,元,明的发展,汉民族的地理视野已经非常开阔。
-
汉族传统礼仪
汉族传统礼仪包括坐礼,送礼,和丧葬。正坐是从古代汉族流传的坐姿,华人的社会关系通常是通过互相送礼来进行。中国传统葬礼的主色调为白色,故亦有白事之称。
-
汉族传统节日
汉族的节日很多,主要是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元宵节、中秋节等等。
-
汉族称呼习俗
在中国,汉族传统的辈分观念长期存在,以本身为中心,上有四代长辈,下有四代晚辈,形成了“高祖、曾祖、祖、父、本人、子、孙、曾孙、玄孙”的“九族”血亲关系,这就是九个层次。如果把旁系的血亲关系和姻亲关系联系起来,便形成了一个庞大的亲属系统。亲属称谓是以辈分划分的,不受年龄限制。
-
汉族茶道
汉族人饮茶,据说始于神农时代,少说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现在,中国汉族同胞还有以茶代礼的风俗。汉族对茶的配制是多种多样的。中国是茶的故乡,制茶、饮茶已有几千年历史。中国茶艺在世界享有盛誉,在唐代就传入日本,形成日本茶道。
-
汉族百科
有关中国百科类的图书众多,主要有《山海经》、《梦溪笔谈》、《天工开物》、《永乐大典》等。
-
汉族简史
汉族简史介绍了汉族先民的特点以及分布地域,其次从汉民族形成发展,近代发展和政治几个方面向人们介绍了汉民族历史发展中的进程。
-
汉族概况
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汉族旧称汉人,是因中国的汉王朝而得名,汉朝以前称“华夏”或“诸夏”。无论是在政治、军事、哲学、文学、史学、艺术等诸多方面,还是在自然科学领域中,汉族都创造了许多辉煌的业绩。汉族历来以勤劳、富于创造精神著称。族还是一个历史从未中断过的、历史悠久的民族,也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民族。汉族的族称,是在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发展过程中确立的。汉族历经与各族的共处、迁徙、融合,形成了与各民族交错杂居的现状。
-
刘晓春
刘晓春(1964~),1964年12月出生于黑龙江省黑河市新生鄂伦春民族乡。鄂伦春族第一位博士、知名学者。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学与人类学研究所经济研究室副研究员。刘晓春从1993年开始发表文章,先后在《光明日报》《民族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院报》发表学术论文及各类文章9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5部,参与撰写著作7部。
-
韩有峰
韩有峰(1944~),鄂伦春族,中共党员,1944年11月30日出生于黑龙江省嘉荫县。省民族研究所研究员、教授,兼任中国民族理论学会理事,黑龙江省民族研究学会副理事长,黑龙江省鄂伦春族研究会会长,黑龙江大学满族语言文化研究中心特聘教授,黑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专家组成员。著名专家、学者。出版了多部著作且在多个学术期刊上发表相关文章。
-
葛畏列
葛畏列(1941~2008年),是鄂伦春族优秀儿女。原总参军体大队射击队优秀教练,我军射击运动开拓者。
-
何青花
何青花(1936~2010年),鄂伦春族,1936年2月出生于大兴安岭一个猎民家庭。中共党员,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作家,民俗文化研究者。何青花对自己的民族充满了真挚的爱。面对远离的森林和以往的山林文化的流逝,她百感交集。她要尽自己的所知,使鄂伦春族人宝贵的精神财富得以流传,尽自己的能力记录下来她所经历的一切。
-
郭其柱
郭其柱(1932——1980年),1932年出生,是鄂伦春族民间文学家,语言翻译工作者,诗人。郭其柱虽然文化不高,但他多才多艺,才华横溢。口述翻译的民歌《欢喜》《勇敢的鄂伦春》于1959年首次刊登在《黑龙江民歌选》上。
-
额尔登挂
额尔登挂(1931~),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扎兰屯市,鄂伦春族民间歌手,民间故事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鄂伦春族“赞达仁”传承人;2006年争创中国魅力城市“最佳风采奖”获得者。她演唱的民歌独具特色,富有浓郁的山野风格。她的演唱技艺娴熟,民族语言使用熟练、规范,得心应手,是公认的鄂伦春族“赞达仁”最具代表性的传承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