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 阿昌族
- 白族
- 保安族
- 布朗族
- 布依族
- 藏族
- 朝鲜族
- 达斡尔族
- 傣族
- 德昂族
- 东乡族
- 侗族
- 独龙族
- 俄罗斯族
- 鄂伦春族
- 鄂温克族
- 高山族
- 仡佬族
- 哈尼族
- 哈萨克族
- 汉族
- 赫哲族
- 回族
- 基诺族
- 京族
- 景颇族
- 柯尔克孜族
- 拉祜族
- 黎族
- 傈僳族
- 珞巴族
- 满族
- 毛南族
- 门巴族
- 蒙古族
- 苗族
- 仫佬族
- 纳西族
- 怒族
- 普米族
- 羌族
- 撒拉族
- 畲族
- 水族
- 塔吉克族
- 塔塔尔族
- 土家族
- 土族
- 佤族
- 维吾尔族
- 乌兹别克族
- 锡伯族
- 瑶族
- 彝族
- 裕固族
- 壮族
-
侗族节日
侗族一年中的各种节会活动不下百处(次),仅黔东南侗族地区一年之中就有各种节会活动84次。有全民族普遍过的节日,也有一村一寨、一族一姓的节日。春节、活路节、尝新节、三月三、林王节、牛神节、芦笙节、花炮节、大雾梁歌节、四十八寨歌节、斗牛节等节会最为隆重。
-
侗族建筑
侗族居住的村寨一般具有依山傍水的特点。鼓楼、风雨桥、风雨亭是侗族的主要标志。侗寨一般坐落在群山环抱之中,寨边梯田层层,寨脚溪河长流,寨头村尾树木参天。大的侗寨六七百户,小的二三十家。侗寨的房屋建筑,一般是用杉树建造的木楼,有一至二层的小楼房,也有三到四层的大高楼。近河或陡坡的寨子,依地形建造吊脚楼。一般是楼上住人,楼下圈养牲畜或堆放草料杂物。侗寨一般由民居、鼓楼、寨门、寨墙、戏台、禾仓、禾晾、水井、石板路、池塘、排水沟等不同功能的建筑和设施组成。
-
侗族饮食
侗族以大米为主食,也食用小米、玉米、小麦、高粱、薯类,但一般为调剂口味而搭配。肉食以家养的禽畜为主,有猪、牛、羊、鸡、鸭、鹅等,尤喜食鱼类。蔬菜品种较多,以青菜、白菜、萝卜、茄子、豇豆、黄瓜、南瓜、冬瓜、白瓜、辣椒最为普遍。
-
侗族信仰
侗族信仰多神。山神、土地神、水神、井神、树神、石神、火神、雷神均是崇拜的主要对象。 侗族相信万物有灵,认为人死以后,灵魂就离开躯体回到祖先住的地方,因此虔诚地崇拜祖先。
-
侗族服饰
侗族服饰的衣料,过去以自纺自织自染的侗布为主。侗族服饰多种多样,不同年龄、不同季节有不同的装饰,有左衽、右衽、对襟;有布扣、铜扣、银扣;有裤装、裙装;喜青、蓝、黑、白各色;有头饰、颈饰、胸饰、腰饰、手饰、脚饰等等。其中头饰达50余种,以银饰为主,有银花冠,银簪、银梳、银发链、银耳环、银耳坠、银耳线等。
-
侗族简史
关于侗族的起源,有些学者认为起源于“骆越”,有些学者认为是起源于“干越”,因无历史记载,已无从考证。侗族先民在先秦以前的文献中被称为“黔首”,一般认为侗族是从古代百越的一支发展而来的。侗族现在居住的这个地方,春秋战国时期属于楚国商於(越)地,秦时属于黔中郡和桂林郡,汉代属于武陵郡和郁林郡。魏晋南北朝至隋代被称为“五溪之地”,唐宋时期被称为“溪峒”。从古至今,这个地方历代以来都是少数民族活动的地区。
-
侗族概况
侗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民族语言为侗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侗语以锦屏县南部侗、苗、汉民族杂居地带为界,分成南北两个方言区,每个方言又因各地语音的不同又各分为4个土语。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是我国侗族人口最大的聚居地。侗族的名称,最早以“仡伶”,见于宋代文献。明、清两代曾出现“峒蛮”、“峒苗”、“峒人”、“洞家”等他称。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侗族。民间多称“侗家”。
-
郑律成
郑律成(1914-1976),原名郑富恩,生于朝鲜(现韩国)全罗南道光州。著名作曲家。郑律成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继聂耳、冼星海之后又一位杰出的优秀作曲家、中国无产阶级革命音乐事业的开拓者,他被誉为“军歌之父”。小时候,郑律成患有口吃,被发现有音乐天赋后开始学习小提琴。1919年,光州爆发了反对日本殖民统治的“三一运动”。郑律成在父亲和兄长的爱国主义思想的影响下,产生了浓烈的抗日情怀。
-
赵南起
赵南起(1927-2018),吉林省永吉县人,朝鲜族,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杰出的民族工作领导人,我军现代后勤建设的领导者,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九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原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原总后勤部部长,原军事科学院院长赵南起同志,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
-
乙支文德
乙支文德,乙支文德是7世纪早期杰出的高句丽将领。他的军事才华对高句丽战胜隋帝国百万大军的征讨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乙支文德文武双全,同时为政治家,曾经担任高句丽宰相。他在击败隋帝国的征讨时给隋将于仲文所写的《遣隋将宇仲文》“神策究天文,妙算穷地理。 战胜功既高,知足愿云止。”这是高句丽最早的汉诗。
-
檀君
檀君(公元前2333年- 425年),名王俭,志怪书籍《三国遗事》称其是檀君朝鲜的开国国君。据《三国遗事》编造,王俭乃太阳神之子桓雄与熊女结合而生。相传檀君于公元前2333年建立“古朝鲜国”—檀君朝鲜,意思是“宁静晨曦之国”。定都平壤,所以平壤有王险城的别称。檀君在位1500年,后隐居阿斯达为山神,活到1908岁。
-
李永泰
李永泰(1928-2015),吉林省通化县人,朝鲜族。解放军空军中将,空军司令员。1945年参军入伍。新中国第一批飞行员之一。曾任辽东军区卫生部会计。1950年毕业于空军航空学校。
-
李学福
李学福(1901-1938),原名李学万,别名李葆满。1901年12月1日生于吉林省延吉县。1915年迁居到饶河县。 1933年, 李学福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参与组建抗日武装,李学福和崔石泉等人在饶河县举办了70余名青年参加的军政干部训练班,为建立游击队准备了人才。来李学福开了地方党组织,参了饶河反日游击队担任军需长,负责全队的给养和其他军用物资筹备工作。
-
李相荣
李相荣,李相荣,男,朝鲜族,1941年10月生于黑龙江五常,1964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学院火箭专业。 长征四号乙火箭总设计师、总指挥,上海航天局科学技术委员会副主任,研究员,中国宇航学会某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及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共党员。
-
李舜臣
李舜臣,1545年4月28日-1598年12月16日),字汝谐,本贯德水(今朝鲜黄海北道开丰郡),朝鲜王朝中期武臣,朝鲜半岛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民族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