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 阿昌族
- 白族
- 保安族
- 布朗族
- 布依族
- 藏族
- 朝鲜族
- 达斡尔族
- 傣族
- 德昂族
- 东乡族
- 侗族
- 独龙族
- 俄罗斯族
- 鄂伦春族
- 鄂温克族
- 高山族
- 仡佬族
- 哈尼族
- 哈萨克族
- 汉族
- 赫哲族
- 回族
- 基诺族
- 京族
- 景颇族
- 柯尔克孜族
- 拉祜族
- 黎族
- 傈僳族
- 珞巴族
- 满族
- 毛南族
- 门巴族
- 蒙古族
- 苗族
- 仫佬族
- 纳西族
- 怒族
- 普米族
- 羌族
- 撒拉族
- 畲族
- 水族
- 塔吉克族
- 塔塔尔族
- 土家族
- 土族
- 佤族
- 维吾尔族
- 乌兹别克族
- 锡伯族
- 瑶族
- 彝族
- 裕固族
- 壮族
-
哈萨克族库布孜
拉弦乐器,流行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琴身蒙以骆驼羔皮或羊皮,传统张2或3根弦。改良后为四根弦,用来作为声乐曲的伴奏或独奏。演奏时,用左手端与第一关节处向外抵弦按音,右手执马尾弓弦外拉奏。
-
蒙古族托布秀尔
弦鸣乐器,主要流行于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 温泉、博乐、精河等地。琴首两侧各置一轴,张两根丝弦。用于独奏、合奏或歌舞、弹唱伴奏,是蒙古族史诗《江格尔》说唱演奏中的主要伴奏乐器。本展品为传统型托布秀尔。
-
蒙古族托布秀尔
弦鸣乐器,主要流行于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 温泉、博乐、精河等地。琴首两侧各置一轴,张两根丝弦。用于独奏、合奏或歌舞、弹唱伴奏、是蒙古族史诗《江格尔》说唱演奏中的主要伴奏乐器。
-
蒙古族四胡
拉弦乐器,又称“四弦胡”,主要流行于内 蒙古和东北各省。有低音、中音、高音三种。主要用于独奏、伴奏、合奏以及艺人说书时的伴奏。代表曲目有《八音》、《阿斯尔》。
-
蒙古族火不思
弦鸣乐器,突厥语“qobuz”的音译,或写作“胡拨思”、“琥珀词”、 浑不似”等。约宋元时传入内地,主要流行于北方草原游牧地区。形似是琶,但颈直,槽有棱角,与琵琶又有不同。唐人犹有直颈琵琶、曲领琵琶之名,宋元始以直颈者名“火不思”。本展品为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巴雅尔老师捐赠,制作年代为2000年。
-
蒙古族马头琴
拉弦乐器,因琴头雕饰马头而得名。蒙语称“莫林胡兀尔”。流行于从东北到西北的辽阔草原游牧地区其音色圆润、委婉、如歌如诉,极富感染力。马头琴的弓毛、琴弦均以马尾制成,按其结构类型、演奏方法、风格特征等的不同,可分为: “潮尔” “力”、“伊克力”、“冒仍胡尔”。传统乐曲有《朱色烈》、《阿斯尔》、《走马》等。本展品为民国时期马头琴复制品。
-
朝鲜族长鼓
膜鸣乐器,在我国主要流行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朝鲜族长鼓,又称杖鼓。鼓身圆形,木制,蒙皮,中间细实、两端粗空,可发两种不同的音色。演奏时将鼓横挂胸前,或放在木架上,左手拍低音鼓面,右手执竹片敲击高音鼓面。
-
朝鲜族调琴
弦鸣乐器,又称“瑟” 。琴与瑟是音色最相配的搭档因此调音色的时候琴和瑟一直在一起编排中出现动听的音色。朝鲜族“金瑟相和”的俗语由来即为“调琴” 。调琴现在基本不用,仅用伽仰琴来演奏。
-
朝鲜族伽椰琴
弦鸣乐器,朝鲜族语称"嘎呀高”。 现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等省区,尤以吉林延边朝鲜族地区最为流行。古代又称 “新罗琴”, 相传由古伽椰国嘉实王于勒采汉筝汉筑之制制成,6世纪初传入朝鲜,有传统伽椰琴和现代伽椰琴之分,按五声音阶或七声音阶定弦, 可独奏、重奏、合还可用于弹唱。传统乐曲有《月亮》、《桔梗谣》等,
-
俄罗斯族巴扬
气鸣乐器,俄罗斯族传统民间乐器,即键钮式手风琴(右手健盘一般有两或三排键钮) 。艺术表现力强,富有俄罗斯民族艺术气质。
-
保安族盘铃
体鸣乐器,在我国众多民族中均有流传,音色浑厚、柔和,犹如钟声。其形制多样,多用于器乐合奏或歌舞、戏曲伴奏。
-
达斡尔族太平鼓
膜鸣乐器,又称“神鼓”、 “抓鼓”、 “手鼓” 、“单环鼓”,流行于内蒙古、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等省区的达斡尔族、满族、蒙古族、汉族等北方民族中。太平鼓唐代已有记载。原为萨满祭祀仪式中使用的乐器,现用于欢庆丰收,节日娱乐等场合中。不同地区、民族所使用的太平鼓共同特点是:鼓柄下端有环,环中有小环;但铁环形状和大小数量各民族、各地区均有不同。
-
鄂伦春族口弦
气鸣乐器,又名“口琴” ,在我国各少数民族地区广泛流行。口弦的品种较多,有竹制和金属制的口弦,有单片弦和多片弦 。北方少数民族的金属口弦,在《清史稿》中记载 :“以帖为之,一柄两股,中设簧,末出股外.横衔于口,鼓簧转舌, 嘘吸以成音” 鄂伦春族口弦,鄂伦春下称:“朋奴化”
-
赫哲族口弦
气鸣乐器,又名“口琴”, 在我国各少数民族地区广泛流行 。口弦的品种较多,有竹制和金属制的口弦,有单片弦和多片弦。北方少数民族的金属口弦,在《清史稿》中记载: “以帖为之 ,以柄两股,中设簧 末出股外,横衔于口,鼓簧转舌,嘘吸以成音”。赫哲族口弦 ,赫哲语称:“空康吉”。赫哲族民间传说金属口弦是一个失去双亲的孤女为向人们诉说自己悲苦的命运而制作,故又称悲琴。
-
鄂温克族鹿哨
气鸣乐器,又名“鹿笛”,用桦木制城 。流行于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赫哲族、满族等北方民族中。可以模拟公鹿叫声,诱使母鹿进入伏击圈。是一种狩猎拟声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