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 阿昌族
- 白族
- 保安族
- 布朗族
- 布依族
- 藏族
- 朝鲜族
- 达斡尔族
- 傣族
- 德昂族
- 东乡族
- 侗族
- 独龙族
- 俄罗斯族
- 鄂伦春族
- 鄂温克族
- 高山族
- 仡佬族
- 哈尼族
- 哈萨克族
- 汉族
- 赫哲族
- 回族
- 基诺族
- 京族
- 景颇族
- 柯尔克孜族
- 拉祜族
- 黎族
- 傈僳族
- 珞巴族
- 满族
- 毛南族
- 门巴族
- 蒙古族
- 苗族
- 仫佬族
- 纳西族
- 怒族
- 普米族
- 羌族
- 撒拉族
- 畲族
- 水族
- 塔吉克族
- 塔塔尔族
- 土家族
- 土族
- 佤族
- 维吾尔族
- 乌兹别克族
- 锡伯族
- 瑶族
- 彝族
- 裕固族
- 壮族
-
布依族馆
布依族:人口254.5万,聚居于贵州省黔东南,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安顺地区。布依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以从事农业为主擅长传统刺绣,蜡梁,住房为石板屋、千栏式楼房或半边楼。
-
布朗族景区
布朗族主要分布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内各县,现有人口约11.96万人(2010年)。有本民族语言,属南亚语系孟高棉语族佤崩龙语支,分布朗与阿尔佤两个方言,无本民族文字。信仰万物有灵,崇拜自然、崇拜祖先,信仰小乘佛教。 主要从事山地农业,兼有采集,以种茶闻名于世,布朗族地区是“普洱茶”“动库茶”的主要原料产地之一。 传统节日:过年节、祭寨神、开门节、关门节、洗牛脚、厚南节、插花节等; 传统饮食:包烧鲜鱼、酸肉、酸笋、油炸花蜘蛛、蝉酱,制茶、制酒等; 传统歌舞:蜂桶鼓舞、武术舞、圆圆舞、跳歌、打歌等等。 布朗族是一个山地民族,村寨多建于海拔2000余米的山间,大多数房含顺山坡密集建盖,村民聚寨群居。住房是一楼一底的干栏式竹楼,既通风防潮又避开野兽的侵扰。 房屋竹木结构,屋顶重檐,下檐很长,盖草或瓦片。接下无墙,用于图养牲畜和堆放杂物。楼上居室用竹篱或木板图建,仅留一门,室内光线较暗。居室外设有阳台;是洗漱和晾晒衣物的地方。居室分堂屋,火塘,卧室三部分。火塘设于中央,既用于做饭,又用于取暖、照明,接待客人。堂屋与卧室用竹笆或木板隔开,卧室内不搭床架,按性别左右两边分开,席地而卧。 布朗族多在二至四月或十月建房,一家建楼,全寨相帮。布朗族认为,住房主宰着全家老小的平安,因而在建房的过程中,从合土,破木,竖柱到最后迁入都要举行一系列的祭祀活动。
-
傣族寨 心
每个村寨第一个创 寨人去世后,村民用他宅旁的石头,刻上他的名字,立在寨子中央,四周用木柱护立,成为 寨心。寨心起着保佑全 寨人平安、寨子繁荣昌 盛的作用。献祭寨心是每年一度的重要活动。
-
傣族八角亭
八角亭,是我院按1:1比例复原云南景真八角亭建造,2011年10月落成。景真八角亭位于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景真寨,始 建于公元1701年,是典型的西双版纳佛教建筑,它吸收了东南亚建筑风格,又具有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相传,这座八角亭是佛教徒们为纪念佛祖释迦牟尼,而仿照他戴的金丝台帽“卡钟罕”建造的,历史上曾是景真土司召集各地头人议事和僧侣决定重大事宜开会的场所。 八角亭砖木结构,由亭座、亭身、亭顶、刹杆等部分组成,通高15.42 米,宽8.6米。亭座为亚字形砖砌须弥座;亭身分8个大面,31个 小面,32个棱角,四方开门,墙面涂抹红色泥皮,外印花草、动物等各种图案。亭顶为木结构攒尖顶,上铺红色平瓦呈鱼鳞状;屋檐圆形,其上分八个方向,建成八组十层人字形小屋面群,向上层层覆盖,渐次收小;屋脊上装饰有小金塔、禽兽、火焰状脊饰,檐上挂有铜铃。亭顶上竖金属刹杆,其相轮上装有花卉图案银片,可随风发出清脆声响。整座建筑玲珑秀丽,是傣族佛教建筑艺术中的精品。
-
傣族大象水井
水神遮风避雨的神殿,由大象和佛教组成的建筑主体
-
阿昌族民居
阿昌族,人口3.39万(据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主要居住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陇川、梁河等县。主要从事农业,擅长手工业,“阿昌刀”颇具美名。阿昌语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缅语支。传统节日有“会街”、“窝罗节”、“泼水节”等。信仰小乘佛教、原始宗教。
-
傈僳族筑牢中华各民族共同体意识
筑牢中华各民族共同体意识
-
傈僳族中华各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
中华各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
-
傈僳族展厅外观
傈僳族展厅的外观
-
傈僳族宗教信仰
傈僳族历史上普遍信仰原始宗教,到二十世纪初西方传教士传入基督教以后,部分群众改信了基督教。
-
傈僳族自然历法
傈傈族过去没有文字,人们根据当地的气候变化,观察树木的荣枯,花卉的开落、鸟面的鸣啼、山头积雪的聚散等自然现象,总结出一套自然历法,把一年分为十个月,每个月都有固定的名称,即“阔时夯”,“海下夯",“四尾夯“,“呢哭夯“,“克米秋夯”,.恒们夯”,“吴化夯“,"咱双夯“,“几加夯","滑夏夯",用以指导生产和生活。现在傈僳族大都采用了我国通用的农历,生产生活的内容也发生了新的变化。
-
傈僳族语言文字
傈僳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傈僳族过去没有文字,近百年来各地才先后创造了以下四种傈僳文字: 1.老傈僳文。文字为拉丁文井稍加改形创造而成。2.格框式傈僳文。是以武定滔谷村傈僳族语音为基础创造的文字,使用范围不广。3.音节文字(竹书)。为维西县傈僳族农民哇忍波创造,使用范围不广。4.新傈僳文。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创造,于1955年经国家民委批准试行,经1957年云南少数民族语文科学讨论会讨论确定并推行。
-
傈僳族文学创作
傈傈族在长期的社会生活实践中,创作了许多绚丽多彩的民间文学,有神话、故事、诗歌以及格言、谚语等。新中国成立前,傈僳族民间文学作品属于口传文学,流散在民间,没有形成文字的文学作品。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少数民族文学队伍的培养,大力发展民族文化,傈僳族的文学队伍从少到多,成批成长,各种题材的文学作品大量涌现。许多作品获得了省和国家的多种奖项。目前傈傈族的文学创作已进入繁荣兴旺的新时期。
-
傈僳族体育活动
傈僳族爱好体育活动,体育活面目则因地因时而定,丰富多彩,主要有“上刀山、下火海”表演.._伙千、爬竹杆、沙滩埋情人等,其中福贡傈僳族举行沙滩埋情人的体的法动别有情趣。体育活动通常在逢年过节、农事松闲和劳动间歇的时间进行
-
傈僳族织布板
傈僳族用于织布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