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部
- 阿昌族
- 白族
- 保安族
- 布朗族
- 布依族
- 藏族
- 朝鲜族
- 达斡尔族
- 傣族
- 德昂族
- 东乡族
- 侗族
- 独龙族
- 俄罗斯族
- 鄂伦春族
- 鄂温克族
- 高山族
- 仡佬族
- 哈尼族
- 哈萨克族
- 汉族
- 赫哲族
- 回族
- 基诺族
- 京族
- 景颇族
- 柯尔克孜族
- 拉祜族
- 黎族
- 傈僳族
- 珞巴族
- 满族
- 毛南族
- 门巴族
- 蒙古族
- 苗族
- 仫佬族
- 纳西族
- 怒族
- 普米族
- 羌族
- 撒拉族
- 畲族
- 水族
- 塔吉克族
- 塔塔尔族
- 土家族
- 土族
- 佤族
- 维吾尔族
- 乌兹别克族
- 锡伯族
- 瑶族
- 彝族
- 裕固族
- 壮族
-
塔塔尔族歌舞
塔塔尔族音乐节奏鲜明、旋律流畅华丽、结构短小精干、动听而易于上口,情绪热烈,唱起来促人起舞,往往于歌舞酣时伴以尖声呼叫和口哨声,表现了塔塔尔族热情豪放、活泼乐观的民族性格。歌唱和跳舞时多用手风琴、曼陀林等伴奏。
-
塔塔尔族服饰
塔塔尔族的传统服饰十分讲究,因居住地不同而有所差异。城市男性居民和女性居民身穿的衣服有很大差异,而城市居民和贫苦居民身穿的服装也非常不一样。
-
塔塔尔族简史
塔塔尔族简史从塔塔尔族族群形成和何时迁入中国来介绍了塔塔尔族的发展历程。塔塔尔族主要是由古代保加尔人、钦察人和突厥化了的蒙古人长期融合发展而形成的。中国境内的塔塔尔族是19世纪二三十年代及以后陆续从现在俄罗斯(前苏联)统治下的喀山、乌法、斜米列齐、斋桑等地迁来的。塔塔尔族迁入中国的时间大体可分为三个时期:第一时期是在19世纪20-30年代。第二时期是在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第三个时期是在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到20世纪30年代。
-
塔塔尔族概况
塔塔尔族为蒙古人种的西伯利亚类型 ,有本民族的语言,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西匈语支,有以阿拉伯文字为基础的文字,主要信仰为伊斯兰教。"塔塔尔"是本民族自称"tatar" 一词的音译。其名称最初见于突厥碑文《阙特勤碑》中,唐代文献称"达旦",之后文献里出现的"达旦"、"达达"、"达怛"、"达靼"、"鞑靼"等,都是"塔塔尔"的不同音译。
-
萧观音
萧观音(1040年—1075年),辽道宗耶律洪基的第一任皇后,父亲萧惠(辽兴宗母亲萧耨斤的弟弟),辽代著名女诗人。相貌颖慧秀逸,娇艳动人,个性内向纤柔,很有才华,常常自制歌词,精通诗词、音律,善于谈论。她弹得一手好琵琶,称为当时第一。也有诗作,被辽道宗誉为女中才子。
-
耶律曷鲁
耶律曷鲁(872——918年),字控温、洪隐,契丹迭剌部人,是迭剌部夷离堇(音芹)耶律偶思之长子。耶律曷鲁为人老实厚道,并且自幼和耶律阿保机一起长大,为阿保机创建契丹王朝立下了汗马功劳,是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二十一名功臣中的主要大臣。
-
耶律履
耶律履,[公元1131年-1191年](金史作移刺履)字履道,契丹人,耶律倍之七世孙。生于金太宗天会九年,卒于章宗明昌二年,年六十一岁。初举进士,恶搜检烦琐,去之。以废补承奉班祗候。累拜参知政事。官终尚书右丞。卒,谥文献。履秀峙通悟,博学多艺,精究历算,善属文,自号忘言居士。
-
耶律休哥
耶律休哥(?—998),辽代中期著名将领。字逊宁。契丹族。辽太祖族兄、南院夷离堇(军事将领)耶律绾思子。
-
耶律阿保机
耶律阿保机(872年-926年9月6日),姓耶律,字阿保机,小字啜里只,汉名亿,辽朝开国君主,契丹迭剌部霞濑益石烈乡耶律弥里(今内蒙古赤峰市一带)人,父为辽德祖耶律撒剌的,生母为宣简皇后萧氏。
-
萧太后萧绰
萧绰(953年-1009年),别名萧燕燕,契丹族,辽国辽景宗的皇后,同时也是一位女政治家、军事家。辽景宗去世后将辽国交到了二十九岁的萧绰手里,辽圣宗登基后,萧绰被封为"承天皇太后",并以太后身份临朝称制,在她的统治下,辽国进入了历史上统治中原二百年间最为鼎盛的辉煌时期。1009年,在南行的途中,萧绰染上了疾病,不久身亡,终年五十七岁,尊号承天皇太后,葬于乾陵。
-
契丹族宗教
契丹统治者崇信佛教,自太祖以来一代胜似一代,至道宗时达到极盛。百多年间,契丹皇族和高级僧侣投入巨资,请能工巧匠建造了大量佛教寺院,与寺院密不可分的辽塔和佛教法器也大量出现。内蒙古地区现存著名的辽塔有中京大明塔、上京南塔、庆州白塔、丰州万部华严经塔等。
-
契丹族仪俗
契丹民族的社会与风俗,本不同于汉人。契丹在统治汉人的燕云十六州地区,则同于中原;在北方的契丹人,则依旧俗生活;介于混杂地区,就呈现两种混合型态。契丹人的仪俗很多,如拜日仪、柴册仪、再生仪、祭山、射鬼箭等。
-
契丹族文字
契丹文是辽朝为记录契丹语而参照汉字创制的文字,分契丹大字和契丹小字两种形式。但现时已缺少类似的文献。
-
契丹族文学
契丹人在语言运用上有其独特的技巧,他们善于运用比喻的手法评论事物和品评人物。辽朝文人既用契丹语言文字创作,也大量用汉语文写作。他们的作品有诗、词、歌、赋、文、章奏、书简等各种体裁,有述怀、戒喻、讽谏、叙事等各种题材。作者包括帝后、宗室、群臣、诸部人和著帐郎君子弟。
-
契丹族乐舞
丹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无论婚丧嫁娶,还是祭祀礼仪,节日活动,都要歌舞相伴。在契丹族初兴之际,其音乐歌舞艺术尚很原始,具有很多原始游猎经济和原始宗教文化特色。随着契丹社会的发展,以及与其他民族不断的文化交流,契丹族中也出现了表演性歌舞。辽建国后,大量吸收中原文化艺术,民间歌舞活动也逐渐繁荣起来,并进一步推动了契丹本民族乐舞艺术的发展。